單親母忍痛送自閉幼女讀特殊學校寄宿 9成劏房戶憂環境差影響子女發展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5/03 14:20

最後更新: 2019/05/03 17:20

分享:

分享:

9成劏房戶憂環境差影響子女發展(車耀開攝)

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公佈一項調查,訪問100個家中有12歲以下成員的劏房家庭,了解不適切居所對兒童成長發展的影響,發現逾9成受訪者指因空間有限,小朋友需在同一地方進餐及做功課,空氣差亦對健康造成影響。有單親媽媽與4歲患有自閉症女兒居住在約80呎劏房,形容「放電」空間不足,女兒在家攀爬經常周身傷;劏房衞生環境惡劣,見過有老鼠在馬桶「游水」。

30歲的謝小姐與前夫3年多前離婚,獨力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女兒,現居於葵涌一個不足100呎劏房單位,形容地方狹窄女兒難以「放電」,經常將家中物品弄亂,又會在櫃與床之間攀爬,她說:

她會將雪櫃的東西通通排出來,向上發展玩,由櫃跳上床弄得周身傷,但我只可由得她發洩精力。

她又指劏房空氣環境差,窗外簷篷盡是積水和生銹渠管,需長期關窗,她表示:

一到夏天好多蚊滋,不能開窗;住了兩年徒手殺死過4隻老鼠,堵塞所有老鼠洞後,還是見過有老鼠在馬桶游水,想走出來。

謝小姐指今年10月已輪候公屋4年,女兒去年底開始懷疑有哮喘,醫生亦建議她找較大的住所,她考慮今年9月讓女兒入住可寄宿的特殊幼稚園,坦言對自己和女兒可能都是好事,「我自己精神狀態都不好,有抑鬱和焦慮症要長期服藥,我都想女兒跟住我,但沒有理想照顧她的環境,讓她入住宿舍可能是我唯一可做的事」。

謝小姐指劏房窗外簷篷盡是積水和生銹渠管,需長期關窗。(王春怡攝)

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表示,聯盟在今年3至4月期間訪問了100個家中有12歲以下成員的劏房家庭,發現96%受訪者認為居所空間有限,以致未能滿足小孩子的玩樂需要;93%人表示屋內空氣不流通亦影響兒童個人呼吸系統等。

劏房單位往往廚廁共處同一空間。(王春怡攝)

聯盟促請政府以公屋最低居住標準為指標,立法規管人均居住面積需達到每人最少75平方呎,透過善用廢置學校或空置土地,興建過渡性房屋、實施租金管制和回復租金津貼,解決劏房房燃眉之急。